河北仁爱医养老服务集团

吃饭八分饱错了?医生提醒:过了60岁,吃饭要尽量做到这4点

2025-06-15

上回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友来坐诊,说自己“八分饱吃了二十年,身体却一年不如一年”。家人还时常夸他“节制”,可体重掉了、气色差了,怎么调整都不见效。细细一问才知,人岁数一上来,肠胃就不似年轻,吃饭再节制也要讲法度,方式不对,反过来还折腾身子。你是不是也一直奉行“七八分饱”?年纪上来了,这个老理儿,可能得换换了。

五六十岁以后,身体不像年轻那般能“将就吃,撑得下”,饮食更多得讲究“适养、合节、顺气”。吃饭方式不变,健康状态可能悄然下滑。接下来,就教你怎么吃得对,身体稳。

① 饭量不过定,把握“吃得慢”**

人老肠胃慢,吃饭要更慢。一口饭要在嘴里嚼到无渣,才算入肚合适。老年人如果还像年轻人呼噜几口就咽下,胃哪里受得住。

慢吃不只是讲礼貌,更是替胃减负。咀嚼久了,唾液分泌增加,有助于食物初步消化,减轻脾胃沉重感。久而久之,腹胀、嗳气、食滞,自然减少。

你可以回想一下,每次吃得快,是不是饭后更容易犯困、打嗝、口干?那就是脾胃在“打地雷”了。

中医学中称这为“纳运失调”,关键就是速度太急。

② 少荤多素,少生多熟**

很多老人说“我不挑,啥都能吃”,其实不是啥都能吃,而是要精挑巧选。如果天天吃油大肉多、凉拌生寒,这身体迟早罢工。

年纪越大,越要顺应“阳气渐衰”的身体趋势。生冷伤阳,油腻耗脾,吃得不对,不光胀气、还伤血管。餐桌上蔬菜为主、熟食陪衬,才是长久调养之道。

如果发现最近舌苔泛白、嘴黏不爽,那可能就是吃得太杂、太多冷物了。你有没有回忆过,某餐后肠胃特别响?那就是内火与寒气打架。

“熟食养气”,古人讲得明白,多听些还是好。

③ 三餐适配,晚餐宜清**

想过一个问题没有:为什么老年人总爱说“晚饭吃少点”?不是没道理。到了黄昏时段,人体代谢趋缓,吃得油重、量多,只怕一夜都难安眠。

合理的吃法是:早丰、午稳、晚轻。早餐要热、要暖,午饭吃饱别撑,晚餐以流食和软食为佳,少让胃夜间加班。


仪态再好,吃错时段,也是暗耗正气。吃晚饭后是否容易心跳加快、难入眠?那就可能吃重了。

脾胃虚寒的人最受不了夜里多食,这是调养的大忌。

④ 餐后三动,消食养气**

不要以为吃完就坐着歇着,特别是晚餐后马上窝沙发,这最易化食不良。老人饭后不动,容易气滞血瘀、积食生湿。

建议饭后可缓步行走二十分钟,手掌互搓,身体稍动,让五脏六腑都有个“喘息空间”。此举虽小,益处深远。

你试过吃完饭散散步、顺顺胃,再回来喝点温水?或许睡觉都更香些。

“食后百步走,活到九十九”不是句玩笑,而是老一辈逼出来的经验。

吃饭如用药,错法即是毒

人到花甲后,饭不是吃多少的问题,而是吃得得法、得度、得宜。吃快、吃杂、吃晚,都会成为身体的“隐雷”。改变看似琐碎,其实是从胃气入手,养的却是五脏和平。

你有没有想过,饭桌是你每天最频繁的“诊所”?每餐一调,一生无妨。下次夹菜时,给自己一个机会,挑对食物,慢点送口,也许全身上下都会向你报喜。

现在开始调整,也未迟。你这一餐,打算怎么吃?

上一篇:每晚睡前吃3-5粒枸杞,身体有4处变好,是真的没想到!

下一篇:最后一页